首页 > 科普文章
首页 > 科普文章
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中国的老年化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防控与治疗等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关注。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伴发症如精神障碍等,更是许多人的知识盲区。那么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有哪些呢,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常见的一些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有哪些?
炎症,有资料显示,抑郁患者体内的某些细胞炎症分子的浓度升高,会直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是抑郁和冠心病患者共同的病理原因之一。
神经功能障碍,精神压力过大时,会使得心率加快,在维持心脏功能方面,神经系统的平衡非常重要,而抑郁焦虑以及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都与自主神经障碍有关,严重时不仅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还会引起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猝死等。
神经内分泌失调,抑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上的肾上腺轴大多过度活跃,使得患者对各种应激更加敏感,从而导致体内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过度释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严重的会诱发心力衰竭。
血小板功能,与健康的人群相比,抑郁患者的血小板相对更加活跃,而血小板活化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最终可能导致冠心病。
高血压,持续性的高血压会损害人体的心、脑、肾和主动脉等,最终导致患者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免疫系统的退化,常常会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的慢性疾病,而这些多种类型的疾病通常需要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由于老年人群的身体状态随着时间的改变,不同的药物之间更容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这之中,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常见,也是涉及最多的疾病组合。
根据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于2022年6月发布的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合并神经精神疾病多重用药风险防控专家共识 ,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状态下的不适当用药共包含7类疾病下的18种药物,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用药(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抗血栓药)、神经系统用药(镇静催眠药、抗痴呆药)和精神系统用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除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外伤、遗传等原因,大部分心脑血管类疾病的诱发原因和情绪也有很大关系,而大多数精神障碍的源头同样与情绪的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潜在的不适当用药加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增加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后续的治疗成本增加,临床上每个人的疾病症状都不一样,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服用的药物更多,随之产生的风险也就更多。因此在照顾和护理的过程中,如果对于家中老人的用药不是特别清楚,或者有什么相关的疑惑,都可以及时通过薛医生联系三甲医院在职医师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症状以及相关问题,一定及时在薛医生在线咨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刘琦主治医师 ,让医生对症给到治疗建议,早日恢复健康!
点击下图,即刻问诊!
刘琦 主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内科
擅长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主要包括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衰、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的成员可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比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以及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绿色诊疗的通道。
医学背景:医学博士,毕业于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团队的成员可为心脏瓣膜病患者比如: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反流以及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提供绿色诊疗的通道。
薛医生®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需,特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开通在线寻医问诊服务,让广大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连线 刘琦主治医师 ,实现在线寻医问诊,从此告别“挂号难、排队慢、看病贵”的窘境,足不出户问医生,省时省钱更省心!
我国每年有55万人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而冠心病就占了90%,还有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春天百花盛开,人们的情绪也极易兴奋,温度差距大,使得交感神经兴奋会使患者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也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壁持续闭塞或者是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心病的发作。所以春天一定要警惕冠心病的发生。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在肿瘤大家族中,脑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较大,有可能直接引起偏瘫、失语、失聪、失明,甚至昏迷、死亡。
它才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杀手”!最近看到一种说法:胆固醇过低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
冠心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如何才能进行自我诊断,提前防治?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攀升,且呈现出愈发年轻化的趋势,正确认识冠心病,及时诊治,尤为重要。
救心丸顾名思义就是在心脏不舒服时,通过服用此药物来缓解心脏症状的一类药物。可以用来改善心脏的供血、起到缓解心脏疼痛的效果,多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
2022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人口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占据46.74%,城市的死亡人口中心血管病占到了44.26%。
2022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中,显示2019年我国农村人口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占据46.74%,城市的死亡人口中心血管病占到了44.26%。
中国的老年化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心脑血管类疾病的防控与治疗、老年人心理健康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关注。
在我们生活中,碰到高血压的情况比较多一点,而且现在高血压的患者群体越来越年轻化,大家对高血压的认知更多了一些恐惧,都希望自己的血压能低一点,但实际上,低血压比高血压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