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首页 > 科普文章
习惯网上冲浪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最近各行各业几乎都在发讣告。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最后一个月,从12月21日到25日,短短五天有13位院士陆续离开了人间。回首过去,冬天对老年人来说好像格外难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暨南大学、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曾一起做过一次调查,数据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约有59.39万人因环境不适应而死亡,其中低温死亡占58.08万,高温占1.39万。
在各种温度环境不适的相关死亡案例中,绝对大部分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这两大疾病种类,正是很多中老年人最容易中招的。
民间有句俗话说“老人难过冬”,说的是老人特别容易在冬天去世,尤其是高龄老人。临床上也确实有很多病例应征了这一点,那么冬季中老年人应该防备哪些疾病呢?
中老年冬季应防备以下疾病来袭
中风:气温比较低的时候,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的毛细血管就会出现痉挛性收缩,从未增加血液循环的阻力。而中老年人本身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增大已经有所减弱,对外界温度的适应、反应、抵抗力都有所下降,再加上很多中老年人都患有慢性疾病,因此受到气温变化刺激后发生中风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慢阻肺:冬天的气候比较干燥,容易引起鼻粘膜、呼吸道黏膜损伤,让细菌和病毒有机可乘。一些慢阻肺患者在冬天由于气道收缩,排痰不畅,局部感染的风险非常高,慢阻肺的病情也有可能加重。
慢性肾病:冬天的温度变化让感冒出现的频率比其他季节高出许多,而感冒是导致肾病患者肾脏损伤的诱因之一。怕冷、怕风、咽喉痒痛这些症状在冬天总是容易被忽视,但这些症状对肾脏的损伤是很严重的。一般慢性肾炎患者在感冒当天或第二天就会加剧肾脏损伤,而急性肾炎患者一般会在干满10-14天后出现浮肿、血尿等症状。
老年人是格外脆弱的群体,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9亿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大约有75%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43%的患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慢性病。
对于老年人而言,冬季更需要过多的关注和保护,如果你或者家中的老人日常生活中有任何不适,都可以通过薛医生平台联系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的温华副主任医师 ,提前了解病症预兆,陪老人温暖过冬。
点击下图,即刻问诊!
温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擅长疾病:1998年毕业以来一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工作、 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
医学背景: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医学学士,199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 。2001-2002年留学于日本德岛大学医学部 访问学者。
学术成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参编论著10部,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薛医生®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需,特与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开通在线寻医问诊服务,让广大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连线 温华副主任医师 ,实现在线寻医问诊,从此告别“挂号难、排队慢、看病贵”的窘境,足不出户问医生,省时省钱更省心!
沙尘暴,是指在干旱地区或沙漠地带,强风将地面的沙尘卷起,形成大规模的风沙天气。沙尘暴通常伴随着强风和低能见度,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春天在人们印象中总是充满了生机的向往,但并不是所有的春天都值得期待,一场忽如其来的“倒春寒”对于部分人来说,就充满了挑战。
酒桌上,总会遇到两种人,一类人:一杯酒下肚,脸色腾的一下就变红;
立春是传统文化中的第一个节气,「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为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跑步是一种公认的健康运动方式,广受大众喜爱。 但是长期以来,民间流行着「跑步百利唯伤膝」的说法,甚至有些跑步爱好者听说了「跑得多易患膝骨性关节炎」因而放弃了这项热爱的运动。
立春是万物起始,有一切更生之义,同时也意味着新一个轮回的开始。很多地方都有在这一天吃春饼的习惯,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在很多食物的选择上却有着很多的限制。
随着身边的“小阳人”和“阳过”逐渐增多,不少“杨过”朋友已经回到了紧张的工作中。这段时间又恰逢农历新年,很多朋友免不了熬夜看晚会、追剧、加班。但是你知道吗?新冠“阳了”之后,熬夜的危重症几率增加2倍,感染后住院的概率升高466%!
“放了7天假,感觉更累了。真的不想上班啊!“没办法进入工作状态,什么工作什么职场社交,我全都不想管了。”
春节前后群流动性增加,返乡人员增多,亲友团聚和外出旅行将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
亲友团聚,免不了要喝酒,尤其很多男性更是不醉不归。那么,如何更健康地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