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文章

糖尿病严重会出现什么情况 糖尿病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来源:薛医生    时间:2022-08-23 15:45     浏览:2454

薛医生app汇聚全国500+三甲名医,一万名主任医师,24小时实时在线寻医问诊!

在app里,你无需从搜索引擎上寻找其他不确定来源的科普知识,海量专家视频应有尽有!权威、专业又放心!

薛医生APP——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1、糖尿病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致命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的小血管内皮增生和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和糖尿病白内障是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除动脉硬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老年性白内障外。轻度视力下降,重度失明。

  糖尿病主要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敏感性和血流灌注不足,外部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比普通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最常见的危险部位是足部,因此称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疡,严重的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肢体坏死。

1.jpg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为四肢稍麻木、灼热或冷刺痛,严重辗转反侧,整夜不眠;植物神经病变表现为出汗异常、腹胀、便秘或腹泻、站立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慢、无尽或尿失禁。糖尿病是所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阳痿最常见的原因。

  二、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的东西

  1.辣椒。专家建议尽量少吃。禁忌原因:含有的辣椒素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但辣椒又热又辣。多吃有助于加热和生火。大多是阴虚火旺的身体,有助于少吃练习。

  2.甘薯。专家建议尽量少吃。禁忌原因:含糖量超过20%,食用后血糖明显升高。

  3.甜菜。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糖含量高,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血糖会明显升高。

  4.葱。专家建议尽量少吃。禁忌原因:吃太多葱容易让人视力不清,对眼睛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5.栗子。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体内含有大量淀粉,淀粉会转化为葡萄糖。

  6.杏。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性温暖,多吃容易生气。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内热,免疫力差,应尽量不吃。

  7.葡萄。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葡萄糖、果糖和少量蔗糖和木糖。

  8.柿子。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除水外,大部分为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要吃。

  9.桃子。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性热、含糖量高、阴虚火旺的糖尿病患者应尽量不要吃。

  10.柑橘。专家建议尽量不要吃。禁忌原因:除水外,大部分是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和木糖。多吃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吃。

1.jpg

  糖尿病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有家族发病倾向,1/4~1/2有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可伴有至少60种遗传综合征。有许多1型糖尿病DNA位点参与发病,包括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密切。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多种明显的基因突变已在2型糖尿病中发现。

  2.环境因素

  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使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统异常,在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某些病毒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肥胖。如果不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减轻。

  糖尿病有几种主要的检测方法

  尿酮体检查: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酮体含量极低,定性试验为阴性。这是糖尿病的检查方法之一。

  2.血脂检查:定期检查血脂,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许多并发症都是在高脂血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血脂和血糖。这也是糖尿病检查项目。

  3、眼底检查:一旦糖尿病患者有眼睛自觉症状,他们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因此,建议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糖尿病主要损害视网膜微小血管。这种糖尿病检查更为常见。

  4、尿酮尿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已存在酮症酸中毒,提示需进一步行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用于尿酮体的测定,形成紫色物质,提示尿酮体呈阳性。但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β-羟丁酸。有报道称,卡托普利时等含硫基药物会产生假阳性;如果尿标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假阴性。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身体不舒服,就问薛医生!看病问医生,就问薛医生!识别下方二维码,更多专家实时在线!